首页

女王插嘴

时间:2025-05-27 20:57:48 作者:东亚—澳大利西亚候鸟迁徙线上的“百鸟翔集图” 浏览量:46626

  中新社呼和浩特5月27日电 题:东亚—澳大利西亚候鸟迁徙线上的“百鸟翔集图”

  中新社记者 张玮

  5月下旬,数十万只候鸟掠过额尔古纳河上空,飞越中俄边境线,一路向北飞向西伯利亚。

  内蒙古是中国北方面积最大、种类最全的生态功能区。全球九大候鸟迁飞通道,有3条穿过内蒙古,其中东亚—澳大利西亚迁徙路线是鸟类种群数量最多、面临威胁最大的路线。每到春夏季,这条候鸟迁徙线沿途“处处闻啼鸟”,宛若一幅“百鸟翔集图”。

4月14日,内蒙古额尔古纳,赤麻鸭正准备振翅高飞。 闫立新 摄

  据监测,截至目前,在内蒙古越冬的水鸟达16万余只,涵盖6目8科26个物种。被列入《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》的赤麻鸭,越冬种群数量达13.2万只,占全球赤麻鸭总数的60%以上。

  成群的鸿雁排着整齐的“人”字形队列翱翔;赤麻鸭在浅水区悠闲地游弋;优雅的绿头鸭、鸬鹚或低头觅食,或舒展双翅……5月中旬起,额尔古纳湿地迎来候鸟迁徙高峰。

  额尔古纳湿地是中国保持原状态最完好、面积较大的湿地。每年春季,大量候鸟从鄱阳湖、洞庭湖一带的南方湿地逐渐向北迁徙,沿着额尔古纳河向北飞出国门。

4月17日,内蒙古额尔古纳,绿头鸭在水中悠闲休憩。 闫立新 摄

  监测数据显示,额尔古纳作为东亚—澳大利西亚候鸟迁徙线上中国境内的最后一站,每年在这里停留、繁殖栖息的鸟类约达2000万只。

  科尔沁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东亚—澳大利西亚候鸟迁徙路线上的重要驿站。57岁的牧民包斯琴巴图是在保护区所在的毛仁塔拉草原上长大的。20世纪90年代,科尔沁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成立后,包斯琴巴图做起了巡护志愿者。“生态越来越好,鸟儿越来越多了。”

3月28日,内蒙古科右中旗,小天鹅结伴在湖边漫步。 毕力格 摄

  2024年,保护区引进“科尔沁”智慧管理平台,用一个“大脑”支配28个“眼线”和“触角”。“智慧平台观测结合人工巡护,定位更高效精准,对候鸟栖息的干扰也能最小化。”科尔沁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科研监测科科长高文华介绍说。

  2025年春季迁徙季,保护区监测鸟类数量达19万余只,较去年同期增长124.5%。其中,被世界自然保护联盟列入极危物种名录的青头潜鸭数量最大集群达20余只,“鸟中大熊猫”东方白鹳也在这里筑巢繁育。(完)

展开全文
相关文章
中国民营火箭公司首次成功实施晨昏轨道发射任务

2023年,福建省蓝粮渔业有限公司在鉴江镇圣塘村建立了海马养殖基地,占地30亩,养殖水体1.2万立方米,现存海马超1000万尾,保有种马近8万尾,预计年产值超亿元。

倪岳峰、王正谱、蓝佛安、潘功胜,先后和他见面

泰国农业与合作社部鱼类营销组织总干事普里达·扬苏克萨塔波恩认为,中国与泰国间在渔业养殖、加工能领域有较大合作潜力,并将由此促进包括港口在内的转型发展。

香港首场定期无人机表演11日登场 展出包山等特色图案

至此,共有4位中国球手通过资格赛取得此次英锦赛正赛资格,中国军团中另有丁俊晖、张安达、斯佳辉、肖国栋4人位列世界排名前十六,直接进入该赛事正赛32强。

《青海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野生动植物名录》修订完成

AI电脑、智能汽车、透明笔记本、可弯曲穿戴手机,日前举行的世界移动通信大会上,一件件未来感十足的“中国智造”,展示出中国企业强大的科技创新能力。

瞧,在巴丹吉林沙漠边缘,阿拉善右旗举办的“巴丹100”系列赛激情开赛。赛车引擎的轰鸣声犹如激情的交响乐,回荡在大漠上空,赛车飞驰掀起的沙尘仿佛是一条黄色的巨龙在沙漠中舞动,威武而壮观,阳光、沙尘、赛车形成了一道独特的风景线……

相关资讯
热门资讯
链接文字